(光明日报)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主席班卡在复旦与学生共话反兴奋剂

2023-09-24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力奋教授犀利提问,“反兴奋剂是一场‘猫鼠游戏’吗”?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以下简称“WADA”)主席班卡说:“总有人想要作弊,但我们会与科学家保持合作,让检测体系更为科学和严格。”

“反兴奋剂是‘一个充满困难的旅程’,但这更能彰显纯洁体育的价值。”9月20日,班卡走进复旦校园,以“公平竞争,我们一起”为题,与400余位校内外师生面对面,畅谈世界与中国反兴奋剂工作以及捍卫纯洁体育背后的故事。

本次活动由中国反兴奋剂中心主办、复旦大学承办。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主席班卡、副主席“冰雪女王”杨扬、总干事尼格利,中国反兴奋剂中心主任李志全,两届奥运冠军、中国跆拳道协会副主席吴静钰,雅加达亚运会、2019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男子跳高冠军王宇等出席活动。

谈到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当前面临的挑战,班卡表示,许多中国运动员都称赞中国的反兴奋剂制度建设得很好,但在全球仍然存在不少在反兴奋剂工作方面表现欠佳的国家和地区,那些运动员提供的样本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

在成为WADA总干事前,尼格利曾是一名律师,他从法律角度解释了反兴奋剂工作在法律领域的挑战。在兴奋剂使用的判定过程中,运动员会请专家作为证人提出科学质证,要把科学道理清晰地解释给原告、被告、仲裁方等“非科学家”的人听,是非常不容易的,双方律师还需要互相质询、提出反证。

“我国打造了对兴奋剂‘零容忍’的体育环境。作为运动员,我们需要主动了解中国有关兴奋剂的政策。”当前,王宇正在做青少年田径相关工作,“中国反兴奋剂中心的任务就是确保青少年不服用兴奋剂,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更多的教育,要告知他们的教练和父母服用兴奋剂的危害,这是至关重要的。”

“运动员要做两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是学习大量知识,防止误服误用;二是准确细致填报行踪信息,第一时间配合检查。确保整个赛场干净,实现公平竞赛,运动员的付出是辛苦且必要的。WADA的存在,让大家能够认识到赛场是干净的。”吴静钰说。

1991年,15岁的杨扬获得了人生第一个全国冠军。“赛后我参加了人生中第一次兴奋剂检查,当时非常紧张。”杨扬认为,所有参与反兴奋剂的运动员,都是维护纯洁体育的贡献者。在继续加大对运动员的教育普及之外,未来WADA还将在兴奋剂检查上需要进一步增加投入和精力,在应对运动员被迫服用兴奋剂等问题上,出台相应的规定、恰当的工具来进行调查。 

“作为学生,应该如何参与并支持反兴奋剂工作?”在提问环节,一位同学提问道。李志全表示,作为青年学生,首先要喜欢体育、爱上体育,积极参与体育。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时,要践行公平竞争的理念,了解金牌背后的体育精神,才能真正从心底里支持纯洁体育。此外,要学习反兴奋剂的知识,坚决反对、抵制违规使用兴奋剂的行为,尽自己的一份力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反兴奋剂已是全球共识,除了国际、国家相关的反兴奋剂机构,还有哪些人员可以一起参与来共同反兴奋剂?针对信息学院一名学生的提问,班卡表示,反兴奋剂不能单打独斗,需要体育协会、政府部门、科学家、教育专家等加入进来,“就像踢足球一样,需要11名队员各司其职,再加上教练、队医等人,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团队,赢得比赛。反兴奋剂工作也是同样的道理”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孟歆迪 通讯员李怡洁、章佩林 摄影:戚心茹、钱金铭)

联系我们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