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吉林省体育局反兴奋剂督导组对省属运动队反兴奋剂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2023-01-20
2023年1月11日,省体育局反兴奋剂督导组由科教处、省反兴奋剂中心负责人带队,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局直属运动队反兴奋剂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
督导组深入运动员宿舍、食堂等场所,结合新出台的《吉林省运动队反兴奋剂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对运动队的反兴奋剂日常管理、宣传教育、“三品”管理及运动员行踪信息申报等工作进行了实地督导检查。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进行了指导和纠正,对突出问题及时反馈给了有关项目中心领导。
通过督导检查,对运动队日常反兴奋剂工作起到了监督、指导和警示的作用,有效加强了运动队的反兴奋剂日常管理和宣传教育工作。
按照省体育局反兴奋剂工作计划,2023年全省反兴奋剂工作将在吉林省体育局反兴奋剂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重点做好以下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深入开展学习教育强化政治意识,严格落实反兴奋剂工作职责。各级体育主管部门、训练单位、保障单位和省级单项协会组织要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兴奋剂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强化政治担当,坚决从“两个维护”的高度认真落实反兴奋剂工作,坚守反兴奋剂政治底线和法律红线,全面履行运动项目管理主体责任,严格履行体育参赛监管责任,以更严更实更细的措施抓好反兴奋剂工作,确保不发生兴奋剂违规事件,全面实现兴奋剂问题“零出现”的工作目标。
二、扎实推进反兴奋剂工作组织体系建设。各市州体育部门、各训练管理单位要全面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省级反兴奋剂组织体系建设指南》和《吉林省反兴奋剂工作实施细则》《吉林省运动队反兴奋剂工作管理办法》,成立反兴奋剂领导小组,积极构建惩防并重的“拿干净金牌”反兴奋剂长效治理体系,进一步建立过程清晰、权责分明的反兴奋剂工作制度,确保反兴奋剂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实效化。
各单位要严格履行主体责任,按照“谁组队、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坚守底线思维,层层压实反兴奋剂工作责任,积极建立各环节全链条闭环管理模式,形成“纵到底、横到边、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反兴奋剂工作格局。省反兴奋剂中心要加强反兴奋剂工作指导和服务,深入开展兴奋剂检查和结果管理,增强反兴奋剂工作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各级体育主管部门要制定和落实本地区反兴奋剂工作规划和目标任务,加强举办赛事的反兴奋剂监督检查,强化青少年体育反兴奋剂工作宣传教育,促进提升体育参与者和社会公众的反兴奋剂意识。各训练单位要确保反兴奋剂工作的全方位、全周期、全覆盖,保证入队(入校)、注册、训练、参赛等各环节的反兴奋剂闭环管理,强化运动员行踪信息监管,设立兴奋剂风险预警机制,及时清理化解兴奋剂风险。省级各单项体育协会社团组织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反兴奋剂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强承办赛事的药源性、食源性兴奋剂防控工作等。
三、认真组织召开全省体育系统以案为鉴警示教育大会
适时组织召开全省体育系统以案为鉴警示教育大会,通过对2021年兴奋剂违规事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警示教育全系统广大运动员、教练员、医科保障人员和中心管理人员以案为鉴,深刻汲取教训,树立“红线”意识,认真落实好反兴奋剂各项规章,确保不出兴奋剂问题。
四、积极对接相关省直部门建立联防联控机制。
按照国家体育总局有关工作要求,主动对接省公安厅、省教育厅、省卫健委、省市场监管厅等省直部门,在反兴奋剂宣传教育、日常管理、兴奋剂来源渠道等方面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全面筑牢“拿干净金牌”防控体系。
五、全力做好第十九届省运会反兴奋剂工作。在吉林省第十九届运动会举办期间,全面实施反兴奋剂工作,计划进行委托兴奋剂检查150例,组织在比赛场点开展准入教育考试和反兴奋剂教育拓展等活动。要求各市州体育局、省级单项体育协会社团组织等省运会比赛承办单位,在省反兴奋剂中心的指导协助下,对省运会各代表团全部参赛运动员及辅助人员实施反兴奋剂教育准入审批制度,签订反兴奋剂责任书,为省运会营造“干干净净参赛、堂堂正正夺牌”的良好竞赛氛围。
六、大力开展常态化反兴奋剂宣传教育。各及体育行政部门、训练管理单位和省反兴奋剂中心要按照“全覆盖、全周期、常态化、制度化”的反兴奋剂工作要求,全面持续推进以“拿干净金牌”为核心的反兴奋剂价值观教育,努力构建反兴奋剂教育预防体系。计划全年开展反兴奋剂教育讲座、宣传拓展活动不少于30次,其中在省级专业运动队开展不少于20次,重点增加省级青少年体育赛事的反兴奋剂宣传教育次数。每半年至少邀请1次国家级反兴奋剂专家来我省开展专题讲座。
省级各训练单位和单项体育协会社团组织每个月要组织不少于2次经常性反兴奋剂教育,可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反兴奋剂教育,积极宣传“纯洁体育”思想理念,强化红线思维和法规意识,时刻提醒、警示运动员和辅助人员远离兴奋剂。全面实施运动员入队、注册、参赛的反兴奋剂准入审批制度,特别是备战年度重点赛事的运动员和辅助人员,必须保质保量做好反兴奋剂准入工作,确保“人人过关,无一遗漏”。
七、督导管理单位筑牢思想防线,不断提升兴奋剂风险防控化解能力。全面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省级反兴奋剂工作最佳实施模式》《省级反兴奋剂组织体系建设指南》,坚决对兴奋剂问题抓早抓小抓日常,明确纪律底线红线,做到未雨绸缪,提前防范,全面建立健全兴奋剂风险防控体系,形成各负其责、制度完善、管理规范、协调配合、运转有效的风险防控工作运行机制,全力以赴把兴奋剂风险防控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坚决杜绝心存侥幸和麻痹大意思想,实现反兴奋剂工作强化责任无盲点、制度措施无死角、运行管理无差错、所有环节无漏洞。
省级各训练单位要将背景审查、治疗用药豁免、肉食品安全、三品使用管理、运动员行踪信息监管、陪同兴奋剂检查、就医用药、快递外卖和外出就餐等兴奋剂风险防控的具体工作制度化、流程化、责任化,明确反兴奋剂工作环节责任人,坚决防范各类人员、各个环节的任何麻痹疏漏,确保万无一失。
八、强化运动员行踪监管,加强兴奋剂检查和结果管理。加强对兴奋剂检查库运动员行踪报备监管,严格执行《吉林省体育局运动队反兴奋剂管理办法》,尤其要加强运动员参加异地训练、比赛、转训、休假、旅行、外出办事、回家放假及临时异地期间的行踪信息管理,杜绝误报、漏报、错报、填报失败等问题的发生。积极营造“不敢用、不能用、不想用”的反兴奋剂环境,加大兴奋剂的检查例数和检查形式,以我省训练保障单位、重点运动项目、青少年运动员为重点,实施反兴奋剂全过程管理, 计划进行委托兴奋剂检查150例、肉食品兴奋剂检测 100例。增强我省国家级兴奋剂检查官的业务培训和日常管理,力争承担完成国家体育总局委派的兴奋剂检查任务20例以上。
九、加强运动队管理人员和辅助人员反兴奋剂业务培训。
为加强运动队反兴奋剂日常管理和宣传教育,首先应使运动队管理人员和辅助人员熟知反兴奋剂法律法规、有关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学会管理方法和宣传教育手段,确保运动队日常管理和宣传教育效果,反兴奋剂工作才能抓实抓好。
十、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进一步建立健全反兴奋剂工作的长效激励和问责追责机制,完善反兴奋剂工作纪检监察督查制度,确保纪检机构全程参与和督查。各单位要以纪检部门或业务部门为主体设立检查督导工作小组,坚持集中领导、协调配合、同向发力、保证成效的工作原则,以自查自纠、互查互纠、抽查考评等形式不定期对反兴奋剂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导,主动筛查反兴奋剂工作漏洞和不足, 提出存在问题和整改要求,确保反兴奋剂工作的系统深入。对因反兴奋剂工作落实不到位、措施不得力而导致发生违规的部门和人员依规依纪给予顶格处罚,对相关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
< 上一篇
(跆拳道)国家跆拳道队严格实施入队反兴奋剂管理